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长江10禁渔初见成效,江豚回来了,白鳍豚还会重新出现吗?

06-02 旅游

如今,长江十年禁渔刚实行不到2年就初见成效,长江江豚开始三五成群地活跃在江面上,令人十分赏心悦目。看到江豚的踪迹,很多国人在激动的同时也坚信“长江女神”白鳍豚并没有真正灭绝,只是藏了起来,没被世人发现而已。

根据考古化石证明,早在4000多万年前,白鳍豚就存在了,这可比大熊猫要古老得多,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然而如此罕见的远古国宝,却在30年内走向了灭绝。

白鳍豚在1984年之前大约还有400头,十年之后的1995年已经不足100头,到了98年,被发现的白鳍豚仅剩7头,此时长江中的总数已经不及15头。

1980 年渔民捕获了雄性白鳍豚——“淇淇”,这是人类第一例也是最后一例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鳍豚,只留下DNA和标本后,于2002 年寿终正寝。2004年,人类发现的最后一头白鳍豚,居然因为搁浅死亡,这不禁让人十分惋惜。到了2006 年,各国学者组成的考察团花了38天时间,在长江进行了地毯式的搜寻,但最终却一无所获,没有发现白鳍豚的任何踪迹。一年后,我国正式对外宣告白鳍豚功能性灭绝,这离最终灭绝或许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白鳍豚

2020年,长江开启了长达10年的禁渔期,很多国人寄希望于此,期盼长江生态恢复后,白鳍豚能重新出现。

存活了4000多万年的白鳍豚,为何会突然灭绝?

白鳍豚智商跟猿猴差不多,处于长江食物链的顶端,唯一的敌人就是人类。和已经被宣告永久性灭绝的白鲟不一样,白鳍豚属于鲸目类动物,是典型的陆生动物进化得来的水生哺乳动物,而且和白鲟以及中华鲟不一样,白鳍豚不需要洄游,仅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以及洞庭湖、鄱阳湖一带。

中华鲟

白鳍豚的寿命可达30年,通常以家族形式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上个世纪80年代,经常有渔民看到成对或成群的白鳍豚一起觅食。可以说,白鳍豚就是长江中的吃货,成年的白鳍豚每天都要吃掉大约20斤的鱼类;而且对食物十分挑剔,只吃四大家鱼以及一些常见鲜鱼,而这也成为了白鳍豚突然灭绝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