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成功实施精益生产,为何要重视人的因素?【标杆精益】

01-13 生活

全文总计1967字,需阅读5分钟,以下为正文:

精益生产最初传入中国时,许多人并不看好。大多数人认为,精益生产只适合日本,甚至只适合“丰田”。因为日本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人员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等都是国内无法相比的。

精益生产重视人的因素,但这并不代表精益生产不适合中国。除了素质以外,很重要的还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研究。“素质”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

—1—

举个例子:

上世纪90年代的东京地铁人潮如流,但大家都非常有秩序地排队,偶尔有吸烟的人也自觉地站在划定区域;而那个时候在北京的地铁,人们日常外出乘坐的火车等等场合似乎还没有排队的习惯,很多时候大家把这些现象归因于国民素质。

这几年高铁变得普遍,大家现在开始有意识排队了。如果说排队仅仅是国民素质问题,从以往到现在,难道是我们国人整体素质有那么显著的提升?或许不全是。除了素质以外,很重要的还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研究。

为什么呢?当时的日本地铁,站台上画好线,线在哪里列车就能停在哪里、指示牌标识什么时间到站就能什么时间到站,这就让乘客们对排队的地点和时间有合理预期的,标识在哪里,你就排在哪里,保证没问题。

现在想来,二三十年前我们乘火车,大家也不是诚心不想排队,但是排在哪里大家是不知道的,就是排了队,列车也不一定正好停在排队的地方。现在的高铁站台划好了等候区、排队线,列车停靠位置、停车时刻也相对准时了,大家就能够按照画好的指示线排队了。

所以,管理者在把某件事归因于人的素质之前,一定先要看你是不是已经规划了一个很好的做事办法。好的管理一定是通过研究最基本的做事方式,帮助作业者提升职业和个人素养。

但是,直到今天,制造型企业的管理往往会陷入“人”和“事”颠倒的误区。更多时候企业管理者关注人、关注组织,关注绩效考核,没有很好地研究做事的方式,没有为员工规定一个很好工作的路径,没有通过规范做事方式去帮助员工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