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创下多个全国率先、全国首创、全国第一!砥砺奋进这十年,上海文物事业高质

08-25 生活

8月24日,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各区、各部门高效协同、形成合力,文物系统砥砺初心、奋勇前行,社会各界凝聚共识、广泛参与,聚力推进文物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上海文物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坚持保护第一

文物工作基础呈现新面貌

市委、市政府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出台地方性法规2部、政府规章1部、专项政策文件5份,形成适应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的制度体系。文物安全纳入各区党政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16个区文化旅游局完成加挂文物局牌子,基层文物保护力量持续加强。市、区、街道、文博单位四级网络管理体系逐步健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文物消防等安全长效机制日趋完备。

全市纳入法定保护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达34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十年来分别增长110%和41%。267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公布工作全面完成,实施近千项文物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积极探索预防性保护,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清库,厘清馆藏文物家底。青龙镇遗址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调查发现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水下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古船之一,被列入“十四五”中国水下考古重大项目,正在实施整体迁移保护。

坚持人民至上

让文物“活起来”展现新精彩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备案博物馆总数达158家,比十年前增长39%。疫情前,年举办展览超630个,接待观众超2600万人次,看文博大展已经成为上海都市旅游的新选择。

全国首部省级红色资源地方性法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颁布实施,中共一大会址、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等重要革命文物完成修缮,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建成开放,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作用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