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湖南泸溪的岩门村,村内保留了54栋明清建筑,最完整的是康家大院

05-18 旅游

岩门村历史上是西南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和重要。明朝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至万历二十四年,即公元1596年,在228年的时间里,这里还曾是军事驻防之地。村内现在保留了54栋明清建筑,其中最完整的是康家大院。岩门村现有103户人家,除了两户上门女婿外都姓康。那两户上门女婿的子女,按照当地习俗也姓康。也就是说,在岩门村,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康氏子孙。

根据《康氏族谱》记载,岩门村康氏于明朝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从江西万安县迁至湖南省辰溪县,后又迁至泸溪县浦市镇康家垅。明洪武三十一年,即公元1398年,康氏五兄弟分家,长子康廉带着父母移居岩门村,康廉也就成了岩门村康氏的落担始祖,至今村里还流传着康氏先祖移居岩门的故事。

当时康廉为了让老父母满意,特意请了一位风水先生,从蒲市沅江边的一条小溪沿溪而上,遍访附近的风水宝地。当到了岩门村时,只见两岸古树参天,猿鸣鸟啼,一弯清流弯曲环绕,活像一条玉龙直奔沅江。风水先生大呼,真是一个风水宝地。于是康廉带着父母弃舟登岸,并把家选定了岩门村。康氏经过了几百年的繁衍生息,最终形成村落。

康廉本身就是一个孝子,当初舍弃康家垅的田地房舍另择立身之地,就是因为父母不喜欢康家垅非要迁出。来到这个荒芜之地落地生根,另立门户,康廉想到的是,如何让他这一支脉与烟火相续,血脉绵延。双亲在堂,康廉自然想到了孝。于是便给他的后人立下了以孝立命安身,维系家族兴旺的家规。

这块牌匾据说是道光年间一位康氏族人八十寿诞时,当地官员送的。寿考维祺既是对老人寿诞的祝福,也是对康氏家族孝道家风的褒奖,如今这块牌匾成为岩门村康氏纯孝家风的历史见证。

作为湖南省湘西州考古界的领军人物,龙先生对湘西的传统古村落同样十分了解。在这个建于清乾嘉时期的康家大院内,他为大家介绍了厅堂布局,以及这些雕花围栏中蕴含的宗族文化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