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国际学校再遇挑战:“新课标”试水公立学校“国际化”?

05-18 教育

“教改”大潮轮番来袭。继“双减”之后,近日,“新课标”横空出世,国家对义务教育加强规范,更新课程方案及标准,这场历时三年的修订牵动着无数学校、家长、学生。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新课标”积极回应人们对教育升级的迫切渴望。公办学校努力探索路径,民办国际化学校则不免茫然。“新课标”时代,国际化学校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该如何破局?

01 特色面临失宠?

自“民促法”等系列举措加强对民办教育规范以来,国际化学校便面临着如何更好扎根本土,实现中西融通的转型阵痛。教育主管部门对“洋教材”的限制、中国化课程的落地、公立教育“素养导向”突显,使国际化学校陷入特色丢失、负担加重、竞争力恐慌的忧虑。其中,“教材”和“课程”是核心痛点

自2019年7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颁布以来,规范“教材”的声音此起彼伏。“意见”中“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的说明,引起国际化学校的重点关注。

此后,教育部下发的《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21)都在不断重申和强调这一点。各地教育部门也在教育部教材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陆续出台实施细则。

其中,《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出台后被网友解读为“国家对国际化学校教材监管的加强”。据《新京报》对北京多所国际化学校相关负责人的采访,包括君诚、新英才、爱迪等多所老牌国际化学校均表示已在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

当义务教育阶段的国际化学校开始采用部编版教材,许多家长不禁质疑选择国际化学校的必要性。高昂的学费,却无法接触国际教材,国际化学校的特色与优势摇摇欲坠?在国际化学校正在经历的这场教材“换血”中,不仅经历了“境外教材”改“部编教材”,同时,中国本土化课程也大幅增加。

国际化学校学生的升学方向与国内学生不同,统一教材的落实有其隐形阻力。北京某国际化学校认为,中国化科目与国际化课程结合存在困境。由于中国地理、历史与政治等并非最终IB大考项目,师生普遍缺乏积极性。教委规定国际化学校须自备校本教材教授中国政、史、地课程,学校便每周专辟三个课时,但实际课堂效果却不尽人意。教师不愿增添大考科目之外的负担,通常不会在教学设计上花太多心思,学生也苦不堪言。

除了教材规范,“新课标”出台又在整体课程层面让一部分国际化学校感到危机。“新课标”花样迭出,理念上强调素养导向,突出实践育人;操作上丰富艺术课程,提升体育课比例,关注知识运用;反对填鸭式死记硬背,改革考试评价体系。